为何初产蛋鸡进入8成蛋后升不到高峰
石家庄藁城某饲养户饲养的8000只商品蛋鸡,180日龄时产蛋率仅为6成不再上升,料槽内有剩余饲料,个别鸡只面部肿胀,鸡冠萎缩,做甩头动作,无呼吸道症状,粪便无明显变化,无死亡,使用了两个疗程药物后无明显效果,之后来我处就诊。
治疗:上午使用“氟莱克”集中饮水;下午使用“双黄连口服液”集中饮水;以上方案每天1次,连用3天。
回访结果:3天后产蛋率开始缓慢上升,鸡群基本恢复正常,建议再使用7天“亮健”饮水,提高机体免疫力,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。
以上案例即不是巧合也不是个例,同样也不是单一存在的。在蛋鸡养殖过程中产蛋无高峰普遍存在,大大增加了蛋鸡的淘汰率。该病因复杂,治疗难度大,应以预防为主。
预防措施:
1、加强育雏期的管理,尤其是有肾传支发病史的鸡舍,更应加强管理,使用“月苄三甲氯铵溶液”/“洁安特”进行彻底消毒,最好是延长空舍时间,减少病原有利的生存条件。
2、育成期严格控制鸡只的体型与体重,并储备足够的髓质钙。体重过轻或过重均能影响到产蛋性能的发挥。
3、合理的进行人工补光,在母鸡未开产前不能随意补光。
4、在开产前定期进行驱虫,特别是球虫病,是人们最容易忽视的疾病之一。
5、做好疫苗免疫工作,新母鸡生殖系统发育高峰期正是免疫系统青黄不接阶段,胸腺萎缩,疫苗抗体水平不高,所以此阶段也是病毒性疾病的发病高峰期,严重阻碍了生殖系统的发育。期间可使用“大败毒”进行拌料,扶正固本,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。
6、在疫苗免疫期间配合“安疫肽”,可有效弥补免疫空白期,并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。
7、肾脏是生命之源,肝脏是代谢之首,所以肝肾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整个机体,保肝护肾又显得尤为重要,定期在饮水中添加“保肝灵”促进肝肾毒素的代谢和排出。
综上所述,笔者认为只有做好初产蛋鸡的预防工作,才能更好的降低发病率,提高生产性能,最终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。即使发病,如果预防和管理得当,使用以上方案也会有好的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