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禽呼吸道病发生原因分析
禽类所特有的气囊结构,决定了鸡的呼吸系统是从鼻到肺、至腹腔脏器、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“开放”系统。这意味着鸡只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,一旦气管/支气管的纤毛系统、肺泡的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受到损害,鸡只呼吸系统疾病便会发生。
管理因素
1、环境
鸡舍内硫化氢、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和氨气味过大,加上通风不良,刺激呼吸道黏膜,即使投服再多的药物效果也不好。此外,鸡舍内粉尘过大;鸡舍温度过高,温差过大:标准化鸡舍采用风机换气,造成应激;雏鸡舍湿度过高或过低:雏鸡在孵化厅内霉菌感染都会引发呼吸道疾病。
2、疫苗免疫副反应
频繁或大剂量的接种弱毒苗,往往是加重鸡多病因呼吸道病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疫苗质量问题——非SPF蛋生产的活疫苗极容易携带外源性病原体:还有新城疫活疫苗、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、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、法氏囊病活疫苗免疫都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。给鸡接种呼吸道病毒活疫苗时,会引起免疫反应,正常的免疫反应在接种后3~5天后自然消失。但在鸡体内潜在有某些呼吸道病原体(尤其是败毒支原体)时,则可引发严重的呼吸道症状,甚至暴发鸡多病因呼吸道病,再并发呼吸型大肠杆菌或非典型新城疫时更为严重。
3、营养因素
维生素A、维生素C、B族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。造成上皮细胞的损伤,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受到破坏,抗感染能力下降,从而导致各种病原体感染容易,引起发病。
疾病因素
1、大肠杆菌病
病型复杂,在鸡患气囊炎时,出现呼吸道症状。常与支原体混合感染呈“三炎”(气囊炎、心包炎、肝包炎)症状。大肠杆菌为常在菌.鸡舍内每克灰尘中含105~106个大肠杆菌。大肠杆菌也是条件致病菌,正常的肠道内有10%~15%的是潜在的致病菌。
2、传染性鼻炎
鸡的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,有时上呼吸道炎症可蔓延至气管、支气管和肺部。病鸡发生呼吸困难。并出现呼吸音,不少鸡都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。
3、禽霍乱
该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,一旦侵害呼吸道会表现呼吸道症状,特征为鼻流黏液、鼻窦肿大、喉部蓄积分泌物,导致病鸡呼吸困难。
4、败血性支原体病
败血支原体在我国鸡群的感染率极高,鸡群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的情况也较为普遍。鸡败血性支原体病感染可引起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,其特征为咳嗽、流鼻液,呼吸道哕音和张口呼吸。该病发展缓慢,病程较长,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,可在鸡群中长期存在。一旦应激即可发生蔓延。
5、禽衣原体病
病原体为鹦鹉衣原体,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,患病后,病鸡呼吸困难,表现单侧或双侧性结膜炎,眼睑肿胀和鼻炎,眼鼻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。
6、曲霉菌病
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烟曲霉菌,多见于雏鸡,感染后病程稍长时,可见呼吸困难、伸颈张口,细听可闻气管罗音,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,眼睑肿大、凸出,下眼睑有干酪样物,严重时可失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