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上一页】 【下一页】
现在养鸭场中普遍存在鸭群瘫痪出现大舌头的现象,严重制约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。
山东聊城某肉鸭养殖场饲养肉鸭3200只,15日龄时,出现1500多只瘫鸭,几十只病鸭中出现大舌头症状,注射精制鸭大舌病卵黄抗体,5天后,瘫鸭绝大部分站起来了,精神状态明显好转,出现大舌头症状的情况停止,采食量也逐渐上升。有个别发现不及时延误治疗的与同期健康鸭群相比采食量仍低一些。
那为什么鸭群会突然出现此症状呢?下面小编带大家总结概括下:
就目前来说,分离的鸭细小病毒新毒株之间差别不大,而且用同一个流行株做的抗体对这两种症状的治疗效果大体一致,抗体对山东不同区域发病鸭的治疗也大体效果一致,也就是交叉保护还是不错的。
还有两个相关因素:一是饲料,二是管理。
营养和管理差的鸭群瘫得相对较多,鸭群基础状态好的出瘫的就相对较少。
鸭细小病毒本身分割鸭的消化系统、循环系统等多个系统,对多个内脏器官如肝、脾、心、胰脏和肠道等都有侵害,而大舌头是最后的外在表现,其内部器官受损是采食量在病情好转后难上来的主要原因,所以本病一定要早治。治得越早,损失越小,治得越晚,损失越大。因为有的病症能够缓解但不能完全恢复,所以一定要早防。
建议:在发病轻的区域,可以8天左右打抗体,而在重污染区域建议5天前就打上抗体,及时清理鸭体内的病毒,早防、早控,早治疗,轻松、方便、效果好。